当前位置:走进德成 > 专家观点

在利益与口号之间:拷问“真正的爱国” 北京德成智库 沈东

发布日期:2025-08-11 来源: 作者: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

81日下午,香港高等法院一纸非正审禁制令正式生效,将宗庆后家族围绕18亿美元信托的争夺推至高潮。

在商业的浪潮中,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曾是一位闪耀的明星。他缔造的饮料帝国,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,也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力量。宗庆后常以“爱国企业家”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,其艰苦朴素、敬业精神,赢得了众多赞誉,成为许多创业者的楷模。然而,他离世后爆发的遗产争夺风暴,不仅撕裂了宗氏家族的体面,更如同一面棱镜,折射出公众对于“什么是真正的爱国”这一宏大命题的迷思与重新审视。

从法律层面看,宗庆后遗产纠纷的核心在于信托资产分配与遗嘱有效性的确认。我国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,遗产继承主要依据亲属关系,国籍并不构成剥夺法定继承权的理由,其保护的是“自然人”的平等权利。然而,在这场纷争中,部分舆论却祭出“爱国”大旗,对拥有美国国籍的宗庆后子女横加指责,认为其“不配”继承财产。这种论调,本质上是将“爱国”凌驾于法律之上,是对国家法治精神的严重漠视,更是对国家法治形象的自我矮化。

图片

真正的爱国,首先体现为对法律至高无上的尊重与敬畏。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石,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。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平等、公正地行事,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。以国籍、立场等为由否定他人法定权利,是将爱国扭曲为一种排他性的工具,实质上是破坏法律平等性与严肃性的行为。 宗氏风波中因国籍否定继承权,其实是对法治原则的践踏,是对“爱国”真谛的严重曲解。爱国,绝非法外特权的通行证,更非干扰司法独立的借口。真正的爱国者,必然是法治的坚定拥护者。

宗庆后生前打造的娃哈哈,是中国民族品牌的骄傲。他的成功,不仅是个人的财富积累,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切实贡献。然而,这场公开化的家族遗产纷争,却将企业拖入前所未有的危机:内部人心浮动、高管动荡、代理商观望、电商销量下滑、品牌信誉蒙尘。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,一个民族品牌的崛起凝聚着无数心血与机遇,而内部的撕裂却可能让大厦倾颓于一瞬。

图片

对于企业家而言,真正的爱国,意味着对其所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负有深切责任。这体现在努力维护企业稳定运营、传承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、保障员工福祉、为国家经济持续贡献力量上。当家族内部的利益之争超越了对企业本身和国家经济利益的考量,导致民族品牌受损、产业链动荡、国家税收和就业遭受潜在威胁时,无论口号喊得多么响亮,其爱国成色都值得深重怀疑。守护好自己创立或领导的企业,使其基业长青、贡献社会,才是企业家爱国情怀最坚实、最持久的表达。

在道德层面,宗庆后生前高调强调爱国情怀,宣称“不转移资产到国外”。然而,诉讼文件揭示的事实——在海外设立巨额信托、购置豪华房产、子女拥有外国国籍——与其公开言论形成刺眼反差。这种言行不一,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公众对其道德形象乃至“爱国”纯粹性的强烈质疑。

图片

爱国,在道德维度上,核心是真诚与守信,是表里如一。一个真正爱国的人,应在日常生活和商业行为中恪守诚信底线,不做出违背良知、损害国家长远利益和声誉的事情。唯有如此,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信任,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。公众人物尤其需要警惕,当爱国成为精心修饰的人设,而实际行为却南辕北辙时,这不仅是对公众情感的欺骗,更是对爱国这一崇高情感的严重亵渎,其破坏力远超普通人。 

尽管宗庆后的人设在这起遗产风波中严重受损,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其作为企业家的历史功绩,我们也不能因为个人私德否定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,不能以道德完人去要求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,更不应该以爱国的名义制造舆论,干扰司法公众审判。



沈冬简介

Ø 研究员级高级经济师,40年企业管理经验

Ø 实战型战略管理专家、卓越绩效管理专家

Ø 全国质量奖评审专家、中国机械工业质量奖评审专家

Ø 全国首届“师道匠心”杯金牌内训师

Ø 湖北省长江质量奖评审专家、湖北省机械行业联合会管理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

Ø 武汉市、东风公司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专家

Ø 现任北京德成智库首席战略顾问、高级研究员

Ø 沈冬老师在大型制造类央企、合资企业工作40年,有丰富管理经验,在企业调研、政策研究、战略规划等部门深耕多年,有丰富的调研实践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。曾主导企业文化体系、战略管理体系、卓越绩效模式建设,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管理》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,《作战室在企业跨职能领域的应用》等15多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省级管理创新成果一、二、三等奖;2015年在全国质量大会上分享战略绩效管理八步法,2016年代表中国企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60届欧洲质量论坛上分享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管理》,获中国质量协会、欧洲质量协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。

Ø 作为全国质量奖评审员,先后20多次参加全国质量奖、全国机械行业质量奖、湖北省长江质量奖以及湖北各地、市州质量奖,评审企业超过50家,积累了丰富的评审经验;先后在20多家进行企业培训、辅导卓越绩效模式(质量奖标准)。

Ø 作为全国金牌讲师, 近年来,在央企、民企及地方政府进行战略绩效、卓越绩效、管理创新、跟着共产党学管理、跟着毛泽东学战略等课程培训150多场,先后有1万余人次接受培训。 


德成动态